IP34、IP65和IP67的区别

2025-07-31 14:59

H80-7218-202574.jpg

IP34IP65IP67——这三个看似简单的代码,其实是一张“防护护照”,决定了电子产品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死存亡。今天,我们就用 800 字把这张护照彻底讲透。

一、先认识“护照”格式  

IP Ingress Protection 的缩写,后接两位数字:  

- 1 位:防尘等级 06,数字越大,尘埃越难进入;  

- 2 位:防水等级 09,数字越大,防水越狠。  

因此,IP34 的“3”代表防尘,“4”代表防水;IP65 的“6”则是最高防尘,“5”为中等防水;IP67 的“7”意味着不仅能喷水,还能短时间潜水。

二、IP34——“室内轻骑兵”  

防尘4 级:工具、电线等大于 1 mm 的固体物无法钻入,但细小灰尘仍可能乘虚而入。  

防水4 级:任何方向泼溅的水都不会造成有害影响,官方测试用 10 分钟溅水实验,水量不大、压力不高。  

适用场景:客厅台灯、卧室加湿器、普通电脑机箱。一句话总结——“放室内,别让它淋雨”。

三、IP65——“户外多面手”  

防尘6 级:完全防尘,实验室用 8 小时真空尘箱测试,无灰尘沉积。  

防水5 级:使用 6.3 mm 喷嘴,以 30 kPa 压力、12.5 L/min 水流量,从任意角度喷射 3 分钟,内部不进水。  

适用场景:  

- 路灯、建筑投光灯、户外监控摄像头;  

- 洗车机旁、雨棚下、沿海栈道。  

一句话总结——“狂风暴雨都不怕,但别让它泡澡”。

四、IP67——“水陆两栖兵”  

防尘同样6 级,与 IP65 相同。  

防水7 级:浸入 1 米深清水,持续 30 分钟,功能与绝缘不受损。  

适用场景:  

- 船舶甲板灯、水下摄像机、户外储能电源;  

- 暴雨易涝区、清洗车间、临时舞台。  

一句话总结——“掉水里半小时,捞起来还能用”。

五、如何根据场景选等级  

1. 室内干燥环境:IP34 足够,成本低。  

2. 户外有雨淋、冲洗需求:直接上 IP65,性价比最高。  

3. 可能涉水或短时浸泡:必须 IP67,甚至考虑 IP68(连续潜水)。  

六、常见误区  

- 误区一:“数字越大越好”。如果设备永远在室内,IP67 的成本和维护反而浪费。  

- 误区二:“IP65 可以潜水”。5 级只是“喷水”,不等于“泡水”。  

- 误区三:“防水=防海水”。标准测试用的是淡水,海水腐蚀性更强,需额外防腐涂层。

七、一张表速查  

| 等级 | 防尘 | 防水关键词 | 典型例子 | 禁用场景 |

| IP34 | 挡大颗粒 | 防泼溅 | 室内台灯 | 暴雨户外 |

| IP65 | 完全防尘 | 防低压喷水 | 路灯、监控 | 水池下方 |

| IP67 | 完全防尘 | 防短时浸水 | 水下相机 | 长期潜水 |

八、结论  

记住“场景匹配”四个字:  

- 室内干燥——IP34;  

- 户外雨淋——IP65;  

- 可能掉水里——IP67。  

别让高等级成为高成本的“智商税”,也别让低等级成为事故的“导火索”。选好防护等级,让设备在属于它的环境中安稳服役,才是技术选型的真正意义。


昵称:
内容:
验证码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